特种设备应急处置技术指南

发布时间:2021-06-29

来源:暖通南社

阅读次数:3325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基层监管部门应急管理主要任务:

事先:预防与准备:

(1) 应急救援预案(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

(2) 应急救援“四库”建设(队伍、专家、装备、处置方案);

(3) 开展演练; (4) 整治隐患。

事中:预警与响应

(事中:事故危险已经存在或者事故已经发生)

(1)应急预警(了解和报告情况,采取措施防范事故发生或扩大);

(2)应急响应(启动预案,现场处置,现场救援,防范次生事故)。

事后:调查处理与修正完善

(1) 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2) 修正完善应急管理制度;

(3) 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在事故应急中的作用: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过程中,主要发挥指导、协调和技术及信息支持作用。如提供事故设备的详细信息(介质、参数、结构)和组织应急专家提出抢险救援方案建议,供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决策;提供专业救援机构和专项抢险救援器材物资资源信息,供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调动;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对特种设备突发事件(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次生灾害,保护他人,也保护自己。

<1> 介质特性表:

危险性类别:

依据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令)。如环氧乙烷—易燃气体,类别1;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A等。

理化性质(列举对应急有帮助的性质):

颜色/气味:快速识别介质,如环氧乙烷,无色有乙醚刺激性气味;氯气,黄绿色,液化后为淡黄色油状液体;

熔点/沸点:如加压液化气体,泄漏可能产生结冰、结霜,现象一目了然,容器受热可能爆炸,如液氨;

闪点: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闪点低,挥发性高,易着火,安全性较差,如丙烯,闪点-108℃;

爆炸极限:爆炸极限越低、或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如环氧乙烷,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3%-100%;

相对密度(空气=1):比空气重,则易在低洼处聚集;比空气轻,则易在房顶处聚集,应急时应注意区分;如丙烯:1.48;环氧乙烷:1.52。

水中溶解性:Y/N溶于水,Y/N稀释,如环氧乙烷与水任意比混溶。

火灾爆炸危险性:

描述化学品本身固有的,或遇明火、高热、震动、摩擦、撞击以及接触空气和水时所表现出的燃烧爆炸特性。

例如:环氧乙烷。

接触碱金属、氢氧化物等可大量放热,可引起爆炸;

空气重,遇火源易回燃;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是中毒的表现以及是否具有腐蚀性;如,环氧乙烷急性中毒:患者有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氯气有剧毒,吸入高浓度致死,皮肤暴露部位会灼伤。

个体防护: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处置人员采取的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处置人员采取的防护措施:

隔离与公共安全:

为了保护公众免受伤害,给出在事故源周围以及下风向需要控制的距离和区域。其中小泄漏是指单个小包装(例如容积小于200L的容器)、小钢瓶或大包装的少量泄漏;大泄漏是指液体泄漏量大200L,或大包装泄漏或许多小包装的多处泄漏。

例子:环氧乙烷。

小泄漏:初始隔离圆周半径30m,下风向防护距离白天100m、晚上200m;

大泄漏:初始隔离圆周半径150m,下风向防护距离白天800m、晚上2500m;

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气体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

灭火:应急处置时,使用不适当的灭火剂,易引发其他意外状况。

如:环氧乙烷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丙烯腈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必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高温设备起火:禁止直接喷水。

<2> 设备简介:

介绍设备的结构、用途、压力、温度、外形、自身安全设施等。

典型设备举例:环氧乙烷储罐;

结构:环氧乙烷储罐多为卧罐或球罐,材质为不锈钢或不锈钢复合板,采用发泡玻璃保冷,主要由壳体、支座(支腿)及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附属设备组成,设有水喷淋系统。

用途:环氧乙烷储罐是储存环氧乙烷的压力容器。

参数:设计压力一般0.8MPa,设计温度一般为-10~20℃。

<3> 典型设备应急处置部分(典型设备的选择)

根据典型设备的介质特性、结构、参数等特征提出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方法和注意事项,作为应急处置常规方法和基本注意事项的补充。在指南的实际查阅中,可先查看各类设备应急处置通用部分,再查看典型设备应急处置部分。

<4> 泄漏/燃烧应急处置

泄漏:是事件向事故发展的过程,通过一些应急处置方法可以有效终止;泄漏是危化品介质的主要危害。

燃烧:已产生较大危害,通过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法避免发生爆炸等更大的事故。

环氧乙烷介质特性表:

基本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七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看,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或者纳入相应的应急处置与救援体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危害特征:

机电类特种设备:

一般处置原则:

1)承压类特种设备:

疏散人员至安全地点,穿越城镇等复杂地区环境的管道发生泄漏要评估可能影响的范围,并进行大范围的疏散;进行气体浓度监测;泄漏时,尽快关阀断源;

使用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进行堵漏;

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应急处置人员穿防静电护具,使用防爆工具,避免产生电火花(防爆)。

如有毒易燃介质发生燃烧,阻断来料前,不应灭火(在中毒或污染危害更大的情况)回收污染物。

2)机电类特种设备:

维护现场秩序;进行安抚;

由熟悉设备操作的人员进行操作放人、救人;

视情况进行简单医护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保护现场避免发生次生事故,并方便事故调查。

3)承压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环氧乙烷储罐:

事故原因:

(1)压力容器设计不当造成容器在设计寿命内无法满足运行工况要求,使得容器及附属设备损坏。

(2)压力容器材料劣化,内外部腐蚀等。

(3)压力容器制造、安装缺陷在运行中扩展造成容器失效。

(4)压力容器或附件密封元件选型不当、老化等造成容器失效。

(5)安全附件等附属设备失效。

(6)违章作业、误操作、第三方破坏等造成的容器破坏。

(7)停电等意外情况造成容器超温超压。

(8)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滑坡、雷击)造成的容器破坏。

(9)达到一定温度时,环氧乙烷快速自聚,堵塞管道、过滤器、泄放装置,产生大量热量,引起超压爆炸;环氧乙烷储罐未保冷或保冷效果不好,环氧乙烷气化,罐体压力升高,安全阀容易起跳,物料易发生泄漏。

设备结构:

结构:环氧乙烷储罐多为卧罐或球罐,材质为不锈钢或不锈钢复合板,采用发泡玻璃保冷(质技监锅字【2000】95号,禁止使用石棉、橡胶),主要由壳体、支座 (支腿)及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附属设备组成,设有水喷淋系统。

用途:环氧乙烷储罐是储存环氧乙烷的压力容器。

参数:设计压力一般为0.8MPa,设计温度一般为-10~20℃。

泄漏处置方法:

1、喷雾状水稀释、溶解,使溶解后的含量在4%(体积分数)以下(防止爆炸)。

2、进行泄漏气体的浓度实时监测。

3、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4、进行关阀断源操作。

5、可堵漏的应优先进行堵漏,如堵漏无效应在保证无火灾爆炸危险情况下进行倒罐,倒空后,用氮气置换,并隔离。

6、工艺操作允许,可打开排空管,将介质排至安全地点。

7、如是超温引起的超压泄漏,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要通过水喷淋冷却以降温。

8、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9、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燃烧处置方法:

⑴根据燃烧介质的特性选择灭火剂。

⑵用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

⑶对容器的阀门、压力表、液位计、安全阀等易泄漏部位宜采用水喷雾或水喷淋保护。

⑷若无法切断泄漏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火焰。

⑸容器突然发出异响或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1)应急处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开展处置行动的同时应搜索事故现场,查明有无中毒、受伤或受困人员;应当由两名应急处置人员同时搜救被困人员,携带一套防护面具供伤员使用,视人员伤情采取肩背、手抬或担架方式;以最快速度帮助其脱离现场,转移到上风向或侧风向的无污染地区,不要做剧烈运动,尽快送医院治疗;对呼吸困难的中毒人员应立即吸氧并送医院治疗。

(2)防止泄漏物进入排水系统、下水道、地下室等受限空间,可用沙袋等封堵。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3)根据介质特性和现场情况佩戴个体防护装备。

(4)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尽量减小有毒有害介质及应急处置的废水对水源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危害,避免发生二次灾害。

(5)保持通风,隔离泄漏区直至散尽。

(6)发生可燃介质泄漏时应:

① 应急处置时应消除事故隔离区内所有点火源。

② 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护具,不得穿化学纤维或带铁钉鞋,现场需备有石棉布、棉布套及灭火器 (干粉、二氧化碳)。

③ 处置漏气必须使用不产生火星的工具,机电仪器设备应防爆或可靠接地,以防止引燃泄漏物。

④ 检查泄漏部位,必须使用可燃气体检测器或皂水涂液法,严禁用明火去查漏。

⑤ 及时清除周围可燃、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7)事故向不利方面发展时,应提出请求上级支援,并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同时根据现场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8)除公安、消防人员外,其他警戒保卫人员,以及抢险人员、医疗人员等参与应急处置行动人员,须有标明其身份的明显标志。

(9)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疏散周围非抢险人员。

承压类-移动式压力容器-液氯罐车:

事故原因:

(1)交通事故如翻车、撞车,引发危化品运输车辆的罐体破损,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和装卸阀等损坏,导致装运的危化品泄漏。

(2)罐体安全附件如安全阀、爆破片、紧急切断装置、液位计、呼吸阀等失效导致装运的危化品泄漏。

(3)罐体材料裂化,内外部腐蚀,密封老化等自身缺陷引起罐体破损,导致装运的危化品泄漏。

(4)危化品运输车辆在装卸过程中,装卸用输液管的脱落和破裂,导致危化品泄漏。

(5)危化品运输车辆受到热源影响(如危化品运输车辆燃烧),引起罐体压力升高,造成罐体爆炸或安全阀开启,导致装运的危化品泄漏。

设备结构:

结构:安全阀与爆破片组合使用,作为罐体的超压保护装置。爆破片安装在安全阀的进口处,正常工作时,使介质与安全阀隔开,保护安全阀免受直接腐蚀的作用。除此之外,为安全使用起见,液氯罐车的尾部应安装一盛石灰的箱子,用以吸收装卸作业时排出的残余氯气。

参数:液氯罐车设计压力一般不小于1.34MPa,单位容积充装量不大于1.25t/m3。

泄漏应急处置:

参见固定式容器部分。

迅速组织隔离疏散,设立警戒。

对液氯罐车泄漏,可堵漏的应优先进行堵漏;如果堵漏无效,应进行回收或者进行中和处理,措施如下:

将氯气导10%~15%(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中和处理,处置1t的液氯,需用100% (质量分数)氢氧化钠1.5t,需用30% (质量分数)氢氧化钠5t。

在泄漏点上风位置,用带架水枪以开花形式和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泄漏点喷射,用苏打粉或其他碱性物质如10%~15%(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溶液的消防水幕进行氯气隔断,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和减少有毒气体向空中排放。

当罐体开裂尺寸较大时,对泄漏的液氯可用沙袋或泥土筑堤拦截,或开挖沟坑导流、蓄积。

清理转移:泄漏事故处置结束后,要对泄漏现场进行清理,确保现场不能留下任何隐患后应按照指定路线,在警车前导和消防车的监护下,以稳定缓速移送至可靠卸载场所。

承压类-气瓶-液氯钢瓶:

设备结构:

① 液氯钢瓶由瓶体、导管、针型阀、保护罩和防震圈等部分组成。瓶体表面涂深绿漆,字样液氯为白色。

② 液氯钢瓶的瓶阀是控制气体进出的装置,瓶帽是用来保护瓶阀的帽罩式安全附件,避免瓶阀在运输中的撞击。

参数:液氯钢瓶常见的焊接液氯钢瓶公称工作压力为2MPa、公称容积一般84~800L。

液氯钢瓶实物图

泄漏应急处置:

迅速组织隔离疏散,设立警戒。

转动钢瓶,使泄漏部位位于氯的气态空间。

使用针型阀泄漏应急堵漏罩(专用应急工具),将针型阀外部整体密封在罩内。

易熔塞泄漏可使用易熔塞泄漏堵漏器(专用应急工具)。

瓶体泄漏可用木塞缠绕聚四氟乙烯生胶带堵漏。

将液氯钢瓶浸入碱液池中[如10%~15%(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溶液。

喷雾状水吸收逸出的气体,注意收集产生的废水。

高浓度泄漏区,喷氢氧化钠等稀碱液中和。

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参见固定式压力容器应急处置基本注意事项。

远离可燃物 (氯气助燃)。

液氯钢瓶受热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体积膨胀系数大)。

承压类-其他气瓶:

应急处置方法和注意事项:

易燃介质气瓶泄漏,要喷水防止产生静电引发燃爆,缓慢排放,保留0.05~0.1MP余压。

对可能发生氧气和易燃气体混装的气瓶必须及时追回,由于静电可能引发混装气爆炸,严禁在未采取隔离防爆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开阀。

承压类-压力管道-天然气管道:

常见泄漏原因:

压力管道设计不当造成管系在设计寿命内无法满足运行工况要求,使得管道及附属设备损坏。

压力管道材料失效,如内外部腐蚀及应力腐蚀开裂等。

压力管道制造、安装缺陷在运行中扩展造成管道失效。

压力管道或附件密封元件选型不当、老化等造成管道泄漏。

违章作业、误操作、第三方破坏等造成的管道破坏。

自然灾害 (包括地震、滑坡、雷击)造成的管道破坏。

违章占压,导致地基下沉,引发埋地管道破坏。

泄漏应急处置:

当接报有管道泄漏时,应立即安排人员查找泄漏点,使用防爆的通信工具。

分析判断事故管段位置,通知有关场站操作流程,关闭事故管段两端阀门,启动相关场站紧急放空,减少事故段天然气泄漏量。

立即通知地方政府、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等部门协助抢修、人员疏散、警戒、消防监护。若此时地方政府未到现场,由先到场的应急人员协助事故现场地方基层的行政单位疏散事故周边人员,划定警戒区。若地方政府到现场,告知隔离防护范围。

联系相关单位或附近居民,了解在天然气泄漏区域内是否有其他密闭空间 (如地下室、地下窨井等),同时检查管线附近居民室内是否窜入泄漏天然气,并采取相应措施。

立即通知供用气单位及相关部门,及时启动气量调配应急方案。

当天然气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以内时,应强制通风,降低浓度后方可作业。作业现场应保证人员疏散通道及消防通道畅通,灭火器材专人到位。

根据现场提供的情况,制订抢修方案。如是管线本体、焊缝、阀门及连接法兰因出现砂眼、细微裂缝、密封不严等而引起的程度不很严重的漏气,这类问题可采用不停气、不放空,用带压堵漏的方法解决(运行压力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其主要器具是用半圆顶丝管卡或柔性钢带顶丝管卡。

如是管段破裂大量漏气,则可将事故管段进行氮气置换或两端进行减压并封堵,在氮气保护下用切管机切掉事故管段。

按要求进行不停输换管施工。

当处置中无法消除漏气现象或不能切断气源时,禁止动火作业,并作好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喷雾状水稀释泄漏天然气,改变蒸气云流向。

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参见固定式压力容器应急处置基本注意事项。

在危险区域还要通知电力或附近企业立即断电。

管道修复后,要确认天然气设施完好无泄漏,阀门启闭也符合要求后才能供气,并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对周围阀井、建(构)筑物、地下沟渠等进行天然气浓度检测,确认不存在不安全因素后,撤离现场。

承压类-阻漏措施:

关闭阀门:截止阀

承压特种设备发生介质泄漏,迅速地采取必要的阻漏措施是防止泄漏事件转化为事故,以及防止事故继续扩大的有效手段。

手动截止阀关闭操作:

关闭时,顺时针旋转手轮,阀杆开始下降。

如关阀现场处于安全状态,事态尚可控制,对于管道内部脏物较多,密封面上可能粘有脏物的截止阀,可将截止阀微启,利用介质的高速流动,将其冲走,然后轻轻关闭(不能快闭、猛闭,以防残留杂质划伤密封面),再次开启,如此重复多次,然后正式关严。

如手轮、手柄损坏或丢失,紧急情况下可用活扳手等工具代替,处置完成后配齐手轮等。

某些介质,在截止阀关闭后冷却,使阀件收缩,处置人员应于适当时间再关闭一次,让密封面不留细缝, 否则,介质从细缝高速流过,很容易冲蚀密封面。

操作时,如发现操作过于费劲,应分析原因。如填料太紧,可适当放松;如锈蚀严重,视情况喷除锈剂,如阀杆歪斜,导致无法关闭,应通知专业人员紧急修理后关闭。

应急处置人员应配符合要求的阀门扳手。

关闭阀门:球阀

球阀的操作由执行机构带动阀杆旋转完成:正向旋转1/4圈 (90°)时,阀关闭。反向旋转1/4圈 (90 °) 时,阀开启。

当执行机构方向指示箭头与管线平行时,阀门为开启状态;指示箭头与管线垂直时,阀门为关闭状态。

承压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关闭截止阀、球阀、 闸阀、 节流阀、蝶阀等阀门都能够达到阻断或极大减小介质流动的效果,优先关闭行程短,且具有良好密封功能的截止阀或球阀;如事态紧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尽快关闭可操作阀门。

2 带压堵漏:

带压堵漏技术简介:

带压堵漏也称带压密封,标准《承压设备带压密封技术规范》(GB/T26467—2011)中定义为:流体介质在泄漏状态下,进行有效密封的技术手段。带压堵漏通常需要制作和安装卡具,然后通过专门的注胶工具,把专用带压堵漏密封胶注入卡具,形成密实的充填物,形成新的密封。

常见带压堵漏方法:

1.机械堵漏法

① 支撑法 在管道外边设置支持架,借助工具和密封垫堵住泄漏处的方法, 称为支撑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管道的堵漏,是因无法在本体上固定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② 顶压法,在管道上固定一螺杆直接或间接堵住设备和管道上的泄漏处的方法,称为顶压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中低压管道上的砂眼、小洞等漏点的堵漏。

③ 卡箍法,用卡箍(卡子)将密封垫卡死在泄漏处而达到止漏的方法,称为卡箍法。

④ 压盖法,用螺栓将密封垫和压盖紧压在孔洞内面或外面达到止漏的一种方法,称为压盖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低压、便于操作管道的堵漏。

⑤ 打包法,用金属密闭腔包住泄漏处,内填充密封填料或在连接处垫有密封垫的方法,称为打包法。

⑥ 上罩法,用金属罩子盖住泄漏而达到堵漏的方法,称为上罩法。

⑦ 胀紧法,堵漏工具随流体入管道内,在内漏部位自动胀大堵住泄漏的方法,称为胀紧法。这种方法较复杂,并配有自动控制机构,用于地下管道或一些难以从外面堵漏的场合。

⑧ 加紧法,液压操纵加紧器夹持泄漏处,使其产生变形而致密,或使密封垫紧贴泄漏处而达到止漏的一种方法,称为加紧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螺纹连接处、管接头和管道其他部位的堵漏。

2.塞孔堵漏法

采用挤瘪、堵塞的简单方法直接固定在泄漏孔洞内,从而达到止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堵漏法,它特别适用于砂眼和小孔等缺陷的堵漏上。

① 捻缝法,用冲子挤压泄漏点周围金属本体而堵住泄漏的方法,称为捻缝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合金钢、碳素钢及碳素钢焊缝。不适合于铸铁、合金钢焊缝等硬脆材料以及腐蚀严重而壁薄的本体。

② 塞楔法,用韧性大的金属、木头、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圆锥体楔或扁楔敲入泄漏的孔洞里而止漏的方法,称为塞楔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压力不高的泄漏部位的堵漏。

③ 螺塞法,在泄漏的孔洞里钻孔攻丝,然后上紧螺塞和密封垫止漏的方法,称为螺塞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设备壁较厚而孔洞较大的部位的堵漏。

3.粘补堵漏法

利用胶黏剂直接或间接堵住管道上泄漏处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宜动火以及其他方法难以堵漏的部位。胶黏剂堵漏的温度和压力与它的性能、填料及固定形式等因素有关,一般耐温性能较差。

① 粘堵法,用胶黏剂直接填补泄漏处或涂敷在螺纹处进行粘接堵漏的方法,称为粘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压力不高或真空管道上的堵漏。

② 粘贴法,用胶黏剂涂敷的膜、带和簿软板压贴在泄漏部位而止漏的方法,称为粘贴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真空管道和压力很低的部位的堵漏。

③ 粘压法,用顶、压等方法把零件、板料、钉类、楔塞与胶黏剂堵住泄漏处,或让胶黏剂固化后拆卸顶压工具的堵漏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粘堵部位,其应用范围受到温度和固化时间的限制。

④ 缠绕法,用胶黏剂涂敷在泄漏部位和缠绕带上而堵住泄漏的方法,称为缠绕法。此方法可用钢带、铁丝加强。它适用于管道的堵漏,特别是松散组织、腐蚀严重的部位。

4.胶堵密封法

使用密封胶(广义)堵在泄漏处而形成一层新的密封层的方法。这种方法效果显著,适用面广,可用于管道的内外堵漏,适用于高压高温、易燃易爆部位。

① 渗透法,用稀释的密封胶液混入介质中或涂敷表面,借用介质压力或外加压力将其渗透到泄漏部位,达到阻漏效果的方法,称为渗透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砂眼、松散组织、夹碴、裂缝等部位的内处堵漏。

② 内涂法,将密封机构放入管内移动,能自动地向漏处射出密封剂,这称为内涂法。这种方法复杂,适用于地下、水下管道等难以从外面堵漏的部位。因为是内涂,所以效果较好,无需夹具。

③ 外涂法,用厌氧密封胶、液体密封胶外涂在缝隙、螺纹、孔洞处密封而止漏的方法,称为外涂法。也可用螺帽、玻璃纤维布等物固定,适用于在压力不高的场合或真空管道的堵漏。

④ 强注法 在泄漏处预制密封腔或泄漏处本身具备密封腔,将密封胶料强力注入密封腔内,并迅速固化成新的填料而堵住泄漏部位的方法,称为强注法。 此方法适用于难以堵漏的高压高温、易燃易爆等部位。

带压堵漏安全技术基本要求:

从事带压密封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应取得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施工单位应有健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应配备并使用与泄漏介质毒性危害程度相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安全保护用品。

施工单位应编制适应不同工况、不同密封方法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规定使用单位应制定有效的带压堵漏操作要求和防护措施,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在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下实施。

其他安全技术要求可参见《承压设备带压密封技术规范》(GB/T26467—2011)。

承压类-液化石油气罐倒罐方法:

利用压缩机倒罐就是将两装置液相管接通,事故装置的气相管接到压缩机出口管路上,将安全装置的气相管路接到压缩机的入口管路上,用压缩机来抽吸安全装置的气相压力,经压缩送入事故装置,这样在两装置之间压力差的作用下,液化石油气便由事故装置倒入安全装置。倒罐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优点:效率高,速度快。

缺点:压力的增大会增加事故罐的泄漏量。在寒冷地区,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可降到0.05~0.2MPa,且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单位时间内的气体量较少,很容易造成气化量满足不了压缩机吸入量的要求,使压缩机无法工作,需要增加加热增压设备来提高储罐内压力,使压缩机倒罐正常进行。

压缩机倒罐-注意事项:

事故装置与安全装置间的压力差应保持在0.2~0.3MP范围内,为加快倒罐作业,可同时启动两台压缩机。

应密切注意事故装置的压力及液面变化,不宜使事故装置的压力过低,一般应保持在147~196kPa,以避免空气渗入,在装置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在开机前应用惰性气体对压缩机汽缸及管路中的空气进行置换。

压缩气体倒罐-工作原理:

压缩气体倒罐是将氮气、二氧化碳等压缩气体或其他与液化石油气混合后不会引起爆炸的不凝、不溶的高压惰性气体送入准备倒罐的事故装置中,使其与安全装置间产生一定的压差,从而将液化石油气从事故装置导入安全装置中。倒罐工艺流程,如图。

优点: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液化石油气损失较大。

压缩气体倒罐—注意事项:

(1)压缩气瓶的压力导入事故装置前应减压,进入容器的压缩气体压力应低于容器的设计压力。

(2)压缩气瓶出口的压力一般控制在比事故装置内液化石油气饱和蒸气压高1~2MPa。

烃泵倒罐—工作原理:

将两装置的气相管连通,事故装置的出液管接在烃泵的入口,安全装置的进液管接在烃泵的出口,将液态的液化石油气由事故装置导入安全装置。倒罐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优点: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能耗小。

缺点:必须保持烃泵入口管路上有一定的静压头,以避免液态石油气发生气化。事故装置内的压力及液位差应使烃泵能被液化石油气气体充满。这就使得该方法受到一定的限制,如颠覆于低洼地带的液化石油气槽车,就无法保证静压头。当事故装置内压力低于 0.75MP时,就必须与压缩机联用,提高事故装置内气相压力,以保证入口管路上足够的静压头。

烃泵倒罐—注意事项:

烃泵的入口管路长度不应大于5m,且呈水平略有下倾与泵体连接,以保证入口管路有足够的静压头,避免发生气阻和抽空。

液化石油气液相管道上任何一点的温度不得高于相应管道内饱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防止液化石油气在管道内产生气体沸腾现象,造成“气塞”,使烃泵空转。

气、液相软管接通后,应先排净管内空气,以防止空气进入管路系统。软管拆卸时应先泄压,避免造成事故。

根据事故装置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型号的烃泵,以保证烃泵的扬程能满足液体输送压力、高度及管路阻力的要求。

静压差倒罐—工作原理:

静压差倒罐的原理是将事故装置和安全装置的气、液相管相连通,利用两容器间的位置高低之差产生的静压差,使液化石油气从事故装置导入安全装置中。倒罐工艺流程,如图:

优点: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速度慢,两容器间容易达到压力平衡,倒罐不完全。

静压差倒罐—注意事项:

必须保证两装置间有足够的位置高度差才能采用此方法倒罐,一般在两装置温度差别不大时,两装置间高度差不应小于15~20m。

总之,倒罐技术要求很高,工艺操作复杂,必须与相关技术人员共同论证研究,制定完善的方案,在确认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谨慎组织实施。要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倒罐方法或多种方法配合使用,以达到成功实施倒罐,彻底排除险情的目的。

机电类:

电梯困人事故应急处置:

电梯轿厢停靠在楼层附近(距离楼层600mm以下)困人。

① 到机房将电源开关断开,防止电梯突然运行造成事故。

② 在厅外用三角钥匙将层门打开,将乘客从轿厢内放出。 电梯轿厢在两层楼的中间停靠困人

① 方法一:在轿厢位置的上层将层门用钥匙打开,进入轿顶,把检修开关置于检修挡,使电梯处于检修运行状态,以慢速运行方式将轿厢运行至就近楼层的平层位置,用钥匙将门打开,让乘客撤离。

② 方法二:盘车放人。操作前先通知被困人员,盘车操作即将开始;盘车放人操作一般由两人在机房进行,操作前先切断总电源开关,一人用松闸扳手打开制动器,另一人盘车。当将轿厢盘至最近层楼面时 (轿门地坎应不高于层门地坎600mm)可停止盘车,使制动器复位;让司机或乘客在轿厢内打开层门,或由救援人员用钥匙打开紧急门锁,并协助乘客离去。盘车时,应缓慢进行,尤其当轿厢轻载状态下往上盘车时,应防止因对重侧比轿厢重而造成溜车。当对无齿轮曳引机的高速电梯进行盘车时,应采用渐进式”,一步步松动制动器,以防止电梯失控。

电梯冲顶、蹾底状态困人: 查明电梯轿厢是否有卡阻,如无卡阻宜采用上述盘车放人操作。

电梯夹人事故应急处置:

门区夹人事故:

① 可以直接打开电梯门进行救援:

a.用紧急开锁钥匙打开相应层门;

b.安全移出被夹人员;

c.疏导轿厢内其他被困人员安全离开轿厢;

d.根据120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下一步救援工作。

② 不可以直接打开电梯门进行救援时:

a.进行轿厢慢速移动作;

b.移动轿厢至合适位置;

c.用紧急开锁钥匙打开相应层门;

d.安全移出被夹人员;

e.疏导轿厢内其他被困人员安全离开轿厢;

f.根据120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下一步救援工作。

轿顶或轿底与进道出口错位夹人事故:

① 切断电源,进行轿厢慢速移动作业。

② 移动轿厢至合适位置。

③ 安全移出被夹人员。

④ 根据120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下一步救援工作。

电梯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第一时间与被困乘客取得联系,安抚乘客,告知乘客保持冷静,切勿强行打开电梯门,防止高处坠落或受伤,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

维护好事故现场秩序,拉好警戒线,及时劝阻、疏散围观人员,禁止无关人员接近事故现场,给解救工作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若发现被救人员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应提前通知120;轿厢门打开后且救护车未到来之前,不要轻易移动伤者,以免伤情扩大或者恶化。

楼层发生火灾时,应立即设法按动“消防开关”,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电梯运行到基站后,疏导人员安全撤离,并拨打电话119。

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应对事故电梯彻底检查,无故障后方可再次运行。

应急处置人员无法解决时,不可盲目操作,需等专业人员到场后处置。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作者:章彬斌。暖通南社整理。

联系电话:021-56795109

手机:18149752715

QQ:1114325507(同微信号,加时注明:地区-真实姓名-职业)

工作时间:8:30-18:00(节假日除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暖通南社号

沪ICP备12042282号-2 ©2012-2021暖通南社版权所有